6個月前,GE金融公務機負責亞太區的產品開發總監夏德威(David Henderson)將工作地點從悉尼搬到了中國香港,希望能夠離潛力巨大的中國內地公務機市場更近些。
在這之前,GE金融下屬的GE公務機融資業務部門,已擁有超過9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與2000多架飛機。不過,公司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國外。如今,隨著中國公務機市場需求的“起飛”,GE金融也開始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力度。
“中國的公務機市場正在顯著增長,基本上每年都是100%的增長,這給我們帶來了機會,越來越多的融資需求出現了,已經有一些中國企業在與我們洽談融資方案。”夏德威昨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GE已經在中國招聘了專門的銷售人員,并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融資解決方案。
當然,看中中國公務機租賃市場的可不只是如GE等傳統的全球航空租賃巨頭,目前在國內,包括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金融企業,以及海航等在內的更多企業,也看中了公務機租賃市場,希望加大介入力度。
由于一架公務機的單價高,使用期限長,一般企業引進公務機,都會匹配債務資金的支持,而不是使用全現金支付,這自然給飛機租賃企業留下拓展空間。
夏德威就告訴本報記者,GE金融公務機能夠幫需要購買公務機的客戶所做的,主要是提供各種融資解決方案,包括跨國融資、經營租賃、融資租賃、貸款和再融資等。同時,GE還可以利用整個集團的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多附加值,比如,如果有能源方面的客戶企業在遇到水處理、節能方面的問題時,公司便可邀約GE水部門、能源部門的同事一起來探討解決。
據記者了解,如果客戶選擇融資租賃的方式,就可以由GE等飛機租賃公司負責飛機的訂購,客戶每年支付一定的租金,多年后飛機的所有權將最終轉為客戶。
事實上在國外,公務機航空租賃市場已經十分成熟,而在國內,由于公務機的市場需求剛剛井噴,公務機租賃,也在新近才成為航空租賃的新方向。
“從今年開始,交銀租賃將會積極介入國內的公務機租賃業務,已經在我們的航空租賃部下組建了單獨負責公務機租賃的團隊。” 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交銀租賃”)總經理助理馬賓昨天告訴本報記者。
交銀租賃是交通銀行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此前,航空租賃已是該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不過,在公務機租賃方面也還是新手。
馬賓認為,今年介入公務機租賃的時機恰逢其時,“根據Teal公司的預測,今后10年,全球對公務機的需求量將達9000架,總價值約944億美元,而中國內地是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年營業額可望達到600億元。這其中,預計很多會通過租賃的方式引進。”
據記者了解,除了交銀租賃,目前民生租賃、工銀租賃等銀行系下的租賃公司也不甘落后,其中民生租賃更是通過提前下訂單,已經擁有亞洲最大的公務機機群。
而海航集團旗下的長江租賃有限公司一位內部人士也對本報記者透露,目前,還有一些擁有租賃資質的民營公司,希望與長江租賃達成“聯合租賃”等合作,“這些企業擁有資金和客戶,但缺乏公務機相關技術和人員,而后者則是海航方面的優勢。”
不過,一家大型航空租賃企業對本報記者坦陳,與傳統的商用飛機相比,公務機客戶非常分散(主要是一些私營企業甚至是個人富豪),企業資金和財務狀況等也參差不齊,這對于想要涉足公務機租賃的企業來說,風險控制的要求就更高,對人員和專業性的要求也就更多,這都是資本追逐公務機租賃業所要關注的潛在風險。
而馬賓也對本報記者指出,目前在公務機租賃相關政策法律環境上,也還可以有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在飛機購買資質和對外支付方面,租賃公司還沒有自行進口飛機的資質,目前,飛機引進需要委托航空公司進行,而在獲得批文前,根據現行政策,由于較難提前付款,也就無法及時保證機位。(來源:第一財經日報)